我在越南出生,祖父從廣東移民到越南,在堤岸落腳生根。
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,但卻一直想來台灣生活,
去年終於來了,而且是當一位大學生,重溫讀書的生活,雖然辛苦,但卻也是甜蜜的。

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

出國讀書的心理準備


  出國讀書不難,但難在很多心理上的因素未能釐清或克服。
舉例來說:從我的年齡,都已經五十出頭了,家人也認為不要那麼辛苦,讀到畢業不就退休養老了;自己也覺得大學應該都是年輕小伙子的世界,有的可以做我的兒女了,如何和他們一起學習。第一次去的是澳洲,沒想到班上不少是外國來的學生,有兩位印度來的,有埃及來的,韓國來的:年齡上和我差不多的也有兩位。讓我開了眼界,在國外的大學世界是如此的多樣化。


讀什麼和以後要做什麼 要有一個清楚的目標
目標往往不是很清楚,特別是對大學的課程或學習內容,但可以藉由與有經驗的長輩或專家學者討論而漸漸找到自己的目標。所以包括,你感興趣或不懂的科目,都可以找相關的老師即使在網路上,來進一步討論,不用擔心如何問,你願意開始就一步步走上去,而且會越來越穩健並發現自己可以全力以付的目標。

既然要讀書,工作就要暫時擺一邊:
因此儲蓄一些錢是很基本的,但在越南的收入如何夠拿到澳洲花用,所以轉申請台灣的大學,至少在學費及生活費就少了三分之二。若有機會打工,其收入應該會比在越南的多,應可以支付生活費。第一年的學費一定要自己準備足夠,這樣可以使第一年的學習生活打下較穩固的基礎。經過一年的適應,也比較知道如何找到適合的打工。  金錢很重要,但往往是知道如何使用,比獲取更重要。

生活的條件不能要求和在家一樣。
特別是飲食習慣,必須抱著去學習的態度,品嚐各種不同的食物及料理方法,這樣就可以很快適應不同的飲食。營養是不可缺乏的,讀書及趕功課也是很花體力的,能有自己煮食的空間需要用心尋找,切忌偏食或專挑速食和過度加工的食品。

語言能力,在大學裡都使用華語交談,包括課堂上或下課以後。
在校外可能較多使用台灣話,不過基本上也都能用華語溝通,這可不用擔心。其實語言的熟練就是多說與聽,自然很快學會,即使說錯了也可以說聲對不起,當對方聽懂我們的意思他也會很高興的。再說也可以藉著比手畫腳的肢體語言來表達,反而會加深彼此的認識。在國外的生活,特別是在學校中,是比社會上單純許多,所以不用擔心與人相處所帶來的困擾。

如果你妳已經有教會信仰生活更好
通常教會對國外來的弟兄姐妹會很照顧,特別留學生更會受到關心而享受到,與自己家人或故鄉教會不同的溫暖與友情。對在國外的學習及生活是一個很大的支持力量。

  出國來讀書了,回頭看在那一段準備的過程雖然有些辛苦,包括跑多次的辦紙張,寄去學校等著審核…..很多的手續自已去摸索,包括受不少氣,這些都不算是問題了,反而讓我更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的一切。還有那些之前心中的擔心掛慮,並沒有想像中的難;也發現不少是自己給自己的困擾。

沒有留言: